国内呼吸系统疾病临床实践指南的质量评价
2016-10-17987咳嗽是呼吸科最常见的症状之一,严重影响患者的学习、工作和生活,并给社会带来巨大的医疗负担。不同国家和地区制定了咳嗽诊疗指南,这不仅提高了临床医师对慢性咳嗽的诊治水平,也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以及患者的满意度,对临床实践具有重大意义。然而指南所起作用依赖于其本身的质量,只有高质量的指南才能有效发挥指导作用。目前国内外尚未有研究对咳嗽诊疗指南进行质量评价。因此,本研究采用国际公认评价指南质量的重要工具AGREE II对目前国内外发表的咳嗽临床实践指南进行方法学评价,旨在了解该领域指南方法学存在的问题,为今后指南的更新和开发提供参考。
本研究系统地检索了临床指南数据库、开发者网站和MEDLINE,纳入所有已发表地咳嗽诊疗指南。四名评价者独立地利用具AGREE II对纳入指南进行质量评价,评价的一致性通过计算组内相关系数来评价。
本研究共纳入15部咳嗽指南,四位评价者的一致性较高(ICC: 0.82,95%置信区间: 0.79-0.85)。“范围和目的”(72%,范围:54-93%)和“表达的明晰性”(68%,50-90%)两个领域得分较好,但其它四个领域得分较低:“参与人员”36%(18-90%),制定的严谨性36%(9-93%),应用性23%(9-83%)和“编辑独立性”24%(0-96%)。7部指南(46.7%)在临床上是“强烈推荐”或“修改后推荐使用”。超过70%的推荐基于非随机研究(C级证据,30.4%)和专家意见(D级证据,41.3%)。
总而言之,咳嗽诊疗指南质量不均匀,大部分推荐意见是基于低质量证据得到的。因此,医疗届迫切地需要开展更多高质量的临床研究,加强指南制定方法学培训和研究,规范指南的报告,从而保证开发出高质量的临床实践指南。据悉,本研究的共同第一作者是江梅博士、关伟杰博士,通讯作者是我国咳嗽研究的专家赖克方教授,钟南山院士指导了研究的进行。目前文章已经正式发表在呼吸科的主流杂志——Chest杂志上(Jiang M, Guan WJ, Fang ZF, et.al., Chest. 2016;150(4):777-788. doi: 10.1016/j.chest.2016.04.028.)